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老年保健 中老年保健
春季心脑血管内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
发布时间:2017-05-08 |
随着春季的到来,天气变暖,心脑血管疾病又进入了发病的高峰期,此类疾病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注意加强自我保健和防范!为维护广大市民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市十里牌医院内科专家特意为大家总结了春季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通称。发生在心脏动脉血管的病称为心血管病,主要有:心肌梗塞、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发生在脑动脉血管的病变称为脑血管病,主要有脑溢血、脑血栓、脑栓塞等。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全世界每年有16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率的50%以上。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总人数是260万人,每小时有300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了生命。并且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呈年轻化。 根据我国第四次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的结果,目前在我国18岁以上的人群中,高血压患者有1.6亿人、血脂异常者有1.6亿人、糖尿病患者有4000万人、糖耐量低减者有4000万人、肥胖者有6000万人、超重者有2亿人、吸烟者有3.3亿人、被动吸烟者有9亿人——这些因素必然会导致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事件的流行,其中包括猝死、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的致死、致残性疾病。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病后的调理逐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并发症多的特点。若不采取积极的防范治疗措施,患者寿命将比平均寿命减少20-30年。面对保护心脑血管问题,定期体检和积极治疗很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对日常生活加以干预,只要患者多加注意,也能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人,更要坚持身体力行,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对此,市十里牌医院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史汇江将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归纳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合理膳食 第一招——“五大限制”帮预防 ★限制总热量:糖在总热量中的比例应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粮,以增加复杂糖类和纤维素的含量。 ★限制脂肪:少吃动物性脂肪,因为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会增高血脂,脂肪的摄入应限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为主,适当的吃些瘦肉、家禽、鱼类。 ★限制胆固醇: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300毫克,一个鸡蛋中的胆固醇接近于300毫克,心脑血管病人最好每天吃半个鸡蛋或每两天一个鸡蛋。此外,还要特别限制动物内脏的摄入,因为动物内脏也是高胆固醇的食物,尤其是猪腰,每百克猪脑中胆固醇的含量在3000毫克以上。 ★限制蛋白质:每天从面食摄入的蛋白质应占人体需要量的一半,其余的蛋白质可从牛奶、酸奶、鱼类和豆制品获得,心脑血管病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以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克为宜。 ★限制食盐:盐吃多了会使血压升高,我国居民目前平均的食盐摄入量在10克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我们每天摄入6克食盐,而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来说,食盐的每日摄入量更要严格控制在5克以下。特别是秋冬季节,出汗少,活动量相应减少,盐的摄入更要严格控制。
第二招——九种食物宜多吃 ★多素少荤 血脂的高低常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关。众所周知,吃素者血脂偏低,吃荤者血脂偏高,且容易发胖。肥胖者多容易引起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在生活中应养成多吃素食的习惯,并多吃一些帮助降血脂的食物。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等)能够帮助降血脂,它们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前者可以代谢胆固醇,后者可以阻止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纤维素还能促进胃肠道蠕动,以保证人体正常排泄。 ★烹调首选植物油 炒菜最好用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葵花子油、玉米油等植物油,因为植物油中含有植物胆固醇和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植物胆固醇不易被肠道吸收。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加速胆固醇的分解,使其变成胆酸,从而降低胆固醇。同时,不饱和脂肪酸还能产生前列腺素,减少血小板的粘滞,具有抗凝血的作用。所以,中老年人特别是心脑血管病人在膳食中应多食植物油,尽量少吃或不吃动物油。 ★多吃新鲜果菜 新鲜的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镁等。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还可增加血管的致密性,防止脑出血;镁可参与心肌酶系统的活动,对心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以大豆蛋白代替部分动物蛋白 多食用大豆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可以使血胆固醇含量降低。大豆含有40%的优质蛋白,比肉、蛋高2倍,比小麦高3倍,比大米高4倍。同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我们平时的膳食应重视大豆和豆制品的食用,特别是现在市场上形形色色的豆制品,可适当的食用。 ★多吃含碘食物 含碘食物包括海带、紫菜、海蜇、虾皮、海米等。碘可以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有防止动脉硬化的功效。海带性凉,含有较多的碘、铁、钙、蛋白质、淀粉、矿物质,有补血润肺、降血压的作用。 ★常吃适量的鱼类 鱼肉富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及牛黄氨酸等,有改善血管弹性、顺应性及促进钠盐排泄的作用。另外,多数鱼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效果。牡蛎、鲜贝、虾皮、海虾等,也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的损伤。此外,鱼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的功能。 ★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如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有助于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损伤。 ★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 若膳食中缺乏叶酸,会使血中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病人,应注意多摄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红苋菜、菠菜、龙须菜、芦笋、豆类、酵母及苹果、柑桔等。 ★多摄入天然抗凝食物 吃黑木耳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大蒜、洋葱、青葱、茼蒿、香菇、龙须菜及草莓、菠萝、桔子、红葡萄等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
第三招——六种零食有益处 ★葵花子:60克葵花子就是一顿很好的蛋白小餐。可将葵花子洗净、去壳直接食用,也可将葵花子加在凉拌菜上,再浇上麦芽油食用。 ★山楂:山楂中含山楂酸、柠檬酸、脂肪分解酶、维生素C、黄酮、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促进胆固醇排泄、降低血脂等作用,常吃山楂或山楂制品,对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病人有一定好处。 ★核桃:科学研究表明,核桃仁含维生素B1、维生素C,亚油酸等,能促进胆固醇转移到毛细血管壁以外的组织中。另外,它含有核桃苷,能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使胆固醇随粪便排出,因此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茶叶:茶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族元素。其中维生素C可以使胆固醇从动脉壁转移到肝脏,然后进一步转变为胆酸,从而降低血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时因其具有增强血管韧性、弹性、渗透能力的作用,所以能够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米汤:米汤是心脏病患者可信赖的饮料。取四倍于做米饭的水量,米和水浸泡一夜后煮制,煮好后,将饭粒滤掉,米汤存在冰箱里,全天喝一点。喝的时候要慢慢啜饮,切忌大口灌,在两餐之间饮用效果更佳。 ★柑橘、柠檬汁:将12个柑橘和1个柠檬一起榨汁饮用。其中所含的生物黄酮对治疗心脏病很有效(心脏病患者服用生物黄酮类饮料不宜太多,尤其是在与米汤交替服用的情况下),也能预防毛细血管过细或过脆。 二、科学生活 ★生活要规律:保证较好的睡眠;劳逸结合,要根据身心情况锻炼身体,每天有氧运动不少于30分钟;保持大小便畅通。 ★饮食方面:一是饮食要适量,不宜太多,也不能过度饥饿;二是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软硬、冷热要适宜;三是不要偏食,注意饮食多样化;四是定时进食,合理安排好一日三餐。 ★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冬季注意防寒,夏季防暑,避免呼吸道感染。 ★戒烟限酒:严禁吸烟,少饮酒。酒会使血液中的甘油三脂增高,时间长了会造成肝硬化,低度白酒每天不超过半两,葡萄酒每天100~150毫升,啤酒每天不超过300毫升。中青年人最好不喝酒,可常喝清淡茶;不抽烟,烟民的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的人。 ★平衡心理、保持乐观: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正确对待各种应激事件(精神或环境刺激),节制七情(喜、怒、忧、思、惊、恐、悲)。少生气,不发火,学会减轻压力与宽松精神。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在参加易激动的会议前应酌情先服消心痛5~10mg或口含硝酸甘油片0.6mg。 ★平时特别是上午与夜间要注意有无胸闷、憋气、胸前疼痛、心慌、脉搏异常及喉、胸阻塞感等症状:一旦有一过性肢体活动不灵、麻木、不能说话、眩晕、晕厥、头痛、呕吐、昏睡、一眼或双眼失明、复视、走路不稳等症状均应及早就医。
三、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 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四、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
五、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血压:血压高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罪魁祸首。20岁以上就要定期检查血压(每年至少2次),血压等于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需按医生意见诊治并定期复查,不可大意。 ★30岁以上的人,每年要做心电图检查,定期做血糖、血脂、尿及眼底检查:发现糖尿病及血脂高应按医嘱处理,也要做血液黏度等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