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药学服务 药学服务
关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 即将发布 |
发布时间:2018-09-14 |
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 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据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调整后的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近期将公布,总品种由原来的520种增至685种。新目录的特点有: 一、数量更多,聚焦癌症、儿童疾病、慢性病等病种,各地不再增补药品。 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共调入药品187种,调出22种,目录总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在覆盖主要临床主要病种的基础上,重点聚焦癌症、儿童疾病、慢性病等病种,新增品种包括了抗肿瘤用药12种、临床急需儿童用药22种以及世卫组织推荐的全球首个也是国内唯一一个全口服、泛基因型、单一片剂的丙肝治疗新药。 针对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有明显的调整和完善,覆盖面更广,品种的数量不仅能够满足常见病、慢性病、应急抢救等临床需求,而且还聚焦癌症、儿童疾病和丙型肝炎等病种,为不同疾病患者提供多种用药的选择。目录的遴选更加注重突出药品的临床价值,坚持动态调整和调入、调出并重,拟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的可以是新审批上市,价格较高,但效果较好的药品,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临床疾病防治的需求。 此次价格较高的丙肝新药纳入目录,正是因为其临床上明确的价值和疗效,更好满足人们的用药需求。我国有760万丙型病毒感染者,而丙肝非常容易引起肝硬化和肝癌,该丙肝新药可以治愈此类疾病,将惠及大量的患者。 根据规定,原则上各地不能在2018年版国家目录基础上再增补药品。 二、质量更优,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优先调入。 进入新版目录的基本药物质量更优,强调按程序通过了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品优先纳入基本药物目录,逐步将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基本药物品种调出目录,进一步强化基本药物是安全药、放心药。 据介绍,基本药物中的289个固体制剂的一致性评价工作现在正在进行,此次纳入目录的药品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下一步,将建立药品质量淘汰机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逐步纳入到基本药物目录中,没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就将适时调出。 此外,还将重点监测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并开展基本药物临床使用监测和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等工作。 基本药物品种常常出现短缺现象,尤其是一些临床必需、用量小、价格不高的品种,受到社会关注。国家卫健委药政司负责人介绍,将总结和借鉴近年来在药品集中采购和解决药品短缺方面的经验,更加注重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从鼓励企业的技术改造、完善采购配送机制、加强短缺药品的预警应对等方面系统保障基本药物供应。 三、联动衔接大医院用药,慢病患者优先使用。 新版目录的基本药物在配备使用方面更加注重基层和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用药的衔接,助力推进分级诊疗。上级医院和下级医院在品种、剂型、规格都实行上下联动,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小病在基层、康复在社区提供用药的保障。同时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财政补助等方式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合理诊疗、合理用药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意味着,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能买到大医院的药品,大量患者不用再专门到大医院去开药。 尤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疾病患者来说,此次基本药物制度完善措施,包括鼓励各地在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疾病管理中,在保证药效前提下优先使用基本药物,逐步提高基本药物的实际保障水平,让患者愿意使用基本药物。 新版目录兼顾公共卫生疾病防治等方面的需要,明确基本药物目录内的治疗性药品,医保部门在调整医保目录时,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目录范围或者调整甲乙分类,逐步提高实际保障水平,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药费支出。 |